工程化应用

工程化应用

2021-06-16

太阳能光伏

硅异质结太阳电池160MWp产业化,量产平均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23%。背板产品通过了德国、美国和日本等权威机构的质量认证,被多家国际排名前五的光伏企业大量采用,成为国际背板行业前三名的企业。
 

PV/T热泵热水系统

系统主要由PV/T集热器,热泵机组,储热水箱,逆变器,水泵,采集系统,管路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PV/T集热器由PV组件和吹胀铝板用导热硅胶粘合而成,背部含有聚氨酯保温棉保温以收集更多的热量。与地面倾角为23°,朝向正南方。热泵机组使用双源热泵机组,空气源与水源可同时或者单独使用,以保证冬天或者连续阴雨天气的热水供应。测试结果:PV/T系统累积输出的电能为100.8 MJ,折合28.0 kWh,平均电效率为15.0%。传统纯PV组件累积输出的电能为91.4 MJ,折合25.8 kWh,平均电效率为13.5%。,PV/T系统的效率比传统单纯PV组件高11.0%。
 

 

氨水吸收式制冰机

基于夹点技术推导出了最优的内部回热循环、基于小管径管束设计了传热传质部件,实现氨水吸收式制冷的高效和紧凑。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内部回热由精馏器、溶液热交换器、冷剂热交换器完成,所有内部换热器均由小管径管束形成。
测试结果:发生温度145℃、冷冻水出口温度-15℃和冷却水入口温度26℃时,制冷机热力COP达到0.53.
 

 

1.n 变效吸收式制冷机

针对85~150℃的驱动热源进行高效利用,补全了相关温区的技术空白,是太阳能热利用的优良选项。在稳定工况下,机组可以在118.7℃的驱动热源温度、30.0℃的冷却水进口温度和10.0℃的冷冻水出口温度下达到49.4kW的制冷功率,制冷性能参数达到1.05。此外,机组还可以再驱动温度从95-120℃的发生器温度下达到0.69 到1.08的COP,可以充分满足85-150℃热源的有效利用。
 

 

模块化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60-85℃)

以硅胶为吸附剂,以水为制冷剂,由吸附床、冷凝器、蒸发器和若干控制阀组成。吸附床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直接增加或减少吸附床模块的个数,进行快速设计。测试结果:在热水温度89.3℃,冷却水入口温度30.5℃,冷冻水出口温度10℃时,机组制冷量达到36.2kW,制冷效率达到0.54。除了将该吸附式制冷机应用于太阳能制冷以外另外,针对数据中心余热回收以及冷风输出的应用场合,研制的小型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和硅胶水吸附式冷风机,在50-60℃的余热条件下,实现制冷输出。
 

 

空气源热泵

首创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和供热系统引领了热水器和供热行业的发展,开辟了南北方供暖的新模式。提出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全年综合能效评定方法充分考虑了地域性气候条件以及热水使用特点,不仅有利于规范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市场,而且有利于厂商根据不同区域以及用户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设计。
 

 

储能器

高密度PCM60相变储热复合材料及储热器在昂彼得堡形成100kWh~2000kWh系列产品,目前已应用于北京“煤改电”大型采暖工程,实现了谷电储热采暖,并结合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相变储热智慧能源系统的构建与远程监控。PCM90相变储热复合材料及储热器形成100kWh~1000kWh系列产品,实现了储热器高效稳定的供热(热水/热风),可为大型集中供热扩容及农业干燥提供技术支撑。高密度相变储热器已在西藏太阳能采暖工程中实现推广应用,白天利用太阳能集热实现建筑供暖和储热器蓄热,晚上利用储热器释放的热量实现建筑供暖,大幅度提高了太阳能采暖的效率和可靠性。
 

 

空气源热泵蒸汽锅炉

耦合空气热能,太阳能,余热能等多种热源的蒸汽锅炉,可以满足多种工业蒸汽的需求。采用的双螺杆水蒸气压缩机,配备耦合级间补水技术和无级调频技术,可以灵活调节输出温度和输气量,实现蒸汽的稳定持续供应。该空气源热泵蒸汽供应系统可以直接使用电力供给蒸汽,平均运行效率为160%,直接面向中小型企业的高温蒸汽需求。